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8-30 阅读: 字体:
.

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 游戏 亲子

  【正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可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父母都遵循工作忙的借口将孩子托付给祖辈照顾,而给予孩子的亲子游戏时间少的可怜,他们觉得陪伴孩子游戏就是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购买一些玩具让它们来陪伴孩子或者让孩子早早加入各类兴趣班的行列,殊不知亲子游戏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家长和儿童共同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活动。

  一、成人对“玩具”的认识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多都是80后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给孩子“游戏”、“玩”的物质条件也要提高,于是商场中那些昂贵的玩具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认为玩具越是贵、越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越能体现自己对孩子智力的重视、越是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其实这是误区。

  什么才是适合孩子探索的,并不是那些昂贵的才是最合适的。众所都知孩子的学习是在手脑并用的操作中才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木质积木、插塑、棋类等操作性强并且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的玩具。如小班年龄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不够协调、小肌肉不是很稳定、手眼协调能力差,我们在桌面游戏中可以提供给他们面积较大的积木、软塑、橡塑拼图、穿线板等来帮助他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些都可帮助他们达到认识色彩、匹配色彩等目的;而中大班的幼儿想象力开始扩展,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于是我们就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辅助材料,如硬纸板、彩色小棒、小轮子、扭扭棒等让幼儿充分利用,创造属于他们的“玩具”,如:牙膏车、花片篮子等等,而不是单一的给予他们一些成品,这些成品玩具也许一周内是他们的宝贝,但过了一周乱丢乱放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的,只有那些自己创造的玩具才会珍惜,随时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二、成人对“游戏”的认识

  成人眼中的幼儿游戏就是在一定的框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情节、内容,组织起来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实这是错误的。幼儿的游戏是自发的、是内在驱动力产生的,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数幼儿的游戏都是无意间产生的,他们是游戏的主宰者,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伙伴、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享受无拘束的游戏过程,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如午后散步,来到草坪休息,一只躲藏在草缝间的蜗牛被孩子新奇的发现,于是三五一群寻找“蜗牛足迹”的游戏就在孩子之间开展了起来。因此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应该支持幼儿的自发游戏,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时间、欣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和交往、想象、创造,而不是干涉他们,适当的我们还可以给予他们鼓励、支持。

  三、亲子游戏的乐趣

  古语有云: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血浓于水,亲子之情虽是与生俱来,但也需要父母用心的呵护。现在的社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往往将孩子推向祖辈、兴趣班、各种产品。询问为什么不能抽空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这样:我很忙,要挣钱买学区房,有了好的学区房,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也方便,你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压力有多大;电子产品上的故事可比我讲的好听,孩子只要用手点一点就能听故事了,我还需要给孩子讲故事吗?……你们在抱怨工作忙碌、没有空闲,为了孩子的将来努力奋斗的时候是否想过,你们现在所做的是目前孩子最需要的吗?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静下心想一想。当孩子向你发出一起游戏的邀请时,我想我们不管多么的疲惫、多么的忙碌,都应该停一停,来到孩子身边,享受孩子的邀请,成为孩子游戏的同伴。同时你也会发现当你成为游戏的同伴时,很多大道理都会简单化,孩子也会轻易接受。

  1、你邀请,我参与

  孩子的游戏是随时随地的,当孩子邀请你参与的时候,请千万别拒绝,因为有你的加入会让游戏更加有趣,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游戏的过程是对生活经验的再现,是能力的提升。

  如:“我是快递叔叔”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快递”“包裹”这些名词,孩子们在周围环境中听的多了就耳熟能详了。这不区域游戏刚开始,果果这个小客人就自发的扮演起“快递叔叔”的角色,来到娃娃家“妈妈,我今天是快递叔叔,让我来送货吧!”看着果果一本正经的样子,娃娃家的孩子都笑了,西西这个妈妈将水果篮子递给他,告诉他要快递给“宝贝秀”的老板信文,只见果果将水果篮子放在身后,反坐着椅子,假装开着一辆快递车双脚往前挪步的来到“宝贝秀”。“叮咚,叮咚,有人吗?叮咚,叮咚,有人吗?”“你是谁啊?”“我是快递叔叔,给你送快递的。”“我没买东西,怎么会有快递呢?”“娃娃家给你送的货,快开门,来签字。”信文也很投入的参与到游戏中,让“快递叔叔”进来,“你看这就是你的快递。”果果将水果篮递给了他,“你要签字的哦,不然不能给你的”,看他签字后,告诉信文签收成功。“你有什么要寄吗?我是快递叔叔,可以帮你忙的哦!”“陈老师,你的快递来了”“我也有快递?”“是的,理发店老板让我给你寄一个发夹”“谢谢你哦”“请签字”……在游戏中孩子模仿着“快递叔叔”这个角色的动作与语言,是生活经验的重现,但也发现了他对如何来投递物品一无所知,只是单纯的拿物品去送货。正巧我家隔壁就做天猫产品的,每天快递员来来回回很多趟,于是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我与邻居商量,是否可以拍摄一段小录像,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如何投递物品。邻居答应了我的要求让我在一旁摄像。通过观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投递物品时要填写一份单子,写上发货人的姓名、电话、地址与收货人的姓名、电话和 地址,然后贴到物品的包裹上,最后付相应的快递费。这一发现让孩子很是兴奋,在接下来的“快递叔叔”游戏中他就将这些也运用了上去,让游戏内容更加的丰富、有趣。

  案例中我成了孩子邀请的参与者,游戏的玩伴,主导权在孩子手中,他带领着游戏的开展,在一遍一遍的游戏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开动了脑筋,同时针对游戏的更好发展,我提供了支持与辅助,主动权依旧给予孩子,并没有转换角色,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师生之情浓浓溢出,孩子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给予成人一份纯真。我想如果在家长,孩子也给你投来这样一枝橄榄枝,请千万别扼杀,请放下手中的活,融入孩子的世界,参与他们的游戏,成为他们的玩伴,享受亲子之情。

  2、我的游戏,你配合

  成人需要用游戏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情,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伴,同时不经意地向孩子抛橄榄枝,让孩子加入到你的游戏中。

  如我们班的萱萱小朋友,是个任性的小公主,每次都说一不二,不能有反对的声音,长此以往养成了刁蛮、任性、爱耍脾气等坏习惯。针对这些“恶习”家长措手不及,总是寄希望于教师,希望教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在与孩子的一次次交锋中我发现孩子非常的喜欢游戏,于是利用这个特点我决定从这下手。一次孩子又在午餐的时间段为了不吃青菜而大发脾气,任你说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就是不愿意尝试,直到你投降,才罢休。正巧我们都学过一本绘本《多多什么都爱吃》于是我就组织起孩子来扮演绘本故事中的各个角色,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多多从不爱吃蔬菜、蔬菜离开他、肚子疼、最后爱上蔬菜的过程。我们分组邀请孩子们来扮演角色,一样的游戏进行了N次,萱萱看着小朋友都参与到了角色扮演中,很是眼热但始终没有主动要求参与其中。看着孩子眼中期盼的眼神,我和吴老师鼓励的邀请她,让她来选择角色,感受游戏过程。在真实的体验中萱萱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缺一不可。后来她偷偷地告诉我们,以后不挑食了,但要少吃一点。我知道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后来我们和她的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对于萱萱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她改正。当你们真的成为孩子游戏的玩伴时,孩子才会欣然接受你,在平等的氛围中,复杂的道理就会成为简单的一句话,取得的效果也会意想不到的好。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它即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并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时间一本正经地开展,它随时可以发生、结束,我们只是借助这个“游戏”的平台,构筑一座亲子桥,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并不纯粹地停留在昂贵的玩具、高消费的电子产品、各种兴趣班上,同时也利用这个平台,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幼儿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不再以忙碌为借口、不再将看护的重责推给祖辈,用心的加入孩子的游戏中,享受亲子之间那无忧的温情吧!

  【参考文献】

  1、《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海东.《学前游戏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