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如何让幼儿更加容易的接受科学活动呢?我觉得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而我们所接触的中班幼儿,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靠生活,喜好游戏。2012年颁布《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时至今日,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幼教界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1、理论意义:在《指南》背景下,对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一方面可以丰富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支持,更好的认识与发掘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如何解决主要问题 研究目标: 研究的内容: 2、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研究重点: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是老师教为主,老师一味地去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忽略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就很被动,而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活动形式,它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这样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并充满趣味。 如何解决: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传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幼儿游戏的乐园。本研究就是考察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与教学是否实现了融合或一体化等问题,以期提升幼儿园的教育品质。 准备阶段:201.04 (2)制定实施计划、开题报告。 实施阶段:201.0——201.12 (2)在《指南》背景下实施科学活动游戏化并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 总结阶段:2017.01——2017.03 (2)整理、分析相关资料 研究方法: (2)访谈法:每次活动后,找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他的表现以及想法,是如何做到的。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纲要》和《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教学也是儿童的一种生活,一种在其年龄阶段特有的生活,儿童接受教育本身就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解放幼儿手脚,给予他们发现与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使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对科学活动有浓厚兴趣。 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游戏化的改进,做到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1、教师的科学游戏化活动案例与反思 3、课题活动研究报告 本课题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少浓厚的研究氛围,个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更新。研究中可操作的东西太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也有欠缺。虽然有不足,但是这个研究过程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下一步,我将着力解决本期课题没有挖掘出的东西,努力开启新的工作局面,让课题研究为幼儿园服务,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