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奏响“反思”三部曲,做智慧型教师
幼教论文:奏响“反思”三部曲,做智慧型教师
【摘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我们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任务。
【关键词】 幼儿 教师 教学反思 实践
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激励自己成长及提高自己自身素养的基本途径。提倡反思教学,可以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幼儿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我是一名刚刚步入幼儿教师这个行列的新人,正处在一个学习与探索的时期,我认为这个时期的教师更需要反思,但是要怎样反思,反思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呢?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做以小结:
一、反思的环节三部曲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幼儿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要数教育教学反思。那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其实做好反思三部曲,就会有新的收获。
(一)教学前的反思
在进行活动前,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要促进幼儿哪些具体能力的发展或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以往经验,预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设计预防措施等。活动前的思考是活动后反思的基础,有活动前的充分思考作铺垫,不仅活动中和活动前的反思能力方向明确、广泛深入,而且活动的整体水平也会提升。
例如:艺术活动——《漫画欣赏》,在开展活动的初次谈话中,孩子们对漫画已有一定的了解,经验较丰富,知道卡通、动漫都是漫画。有的孩子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事物。但是当问到什么是夸张?怎样用夸张的手法去画?孩子们难以回答。所以活动前教师就要充分思考,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答的准备。
(二)教学中的反思
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一次教学活动中,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认读数字1~10,会按顺序进行排列。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一名幼儿飞快地将数字排好了,坐在位置上期待我的到来。走过去发现他排的数字没有规律,只是胡乱摆放。孩子告诉我原来他排的是电话号码。大家看了轰然笑了:“错了,乱死了”。孩子们小声地议论:“这不像电话号码,哪有这么长的!”“号码也有规律呢。”……我微笑着看着大家说:“你们好像有很多话要和妞妞说呀!”孩子们开始了交流……“妞妞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我想,这样的电话号码以后肯定会有。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他一个数字都没有漏掉哩!”“老师,我们也没有漏!”“好的,我们相互检查一下。” 活动中我根据活动的发展情况,观察幼儿的表现,解读幼儿的行为,灵活地生成有价值的互动,将生发点作为资源,吸引全体幼儿参与,让幼儿学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恰到好处的回应“有想法的孩子”“这样的号码以后肯定会有”“他一个数字都没有漏掉”,既肯定了幼儿,保持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又给予了有方向的引导,让幼儿从关注点“电话号码”转移到“数字”上面来。教学中的反思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要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师要一边组织教学活动一边对幼儿进行观察,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幼儿是否是积极的。
(三)教学后的反思
一次活动以后,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记成功之举,要把一次活动中的亮点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日后应汲取的教训。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幼儿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幼儿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以后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二、反思的内容三部曲
(一)学会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有很多的经验也只能是将其无限制的重复利用,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从自身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吸取教益。如:可以从“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岗位,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确定合适的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与学习,从而不断的加强自我素质。
回顾这一年多的生活,可以说一直生活在压力和努力之中。老师们的优秀从一开始就给了我很大压力。对于我这个新进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本来,我想利用我在大学学到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做点创新。可是,实际操作起来我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简单的结合根本起不了作用,反倒适得其反。慢慢地,孩子们的常规、习惯开始发生变化了,有些孩子被一些好动的孩子带着变化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觉得是我没有及时的巩固他们的行为习惯,才造成他们的变化。面对家长们的信任的目光,我心里很虚。几次活动后,我深刻的感觉到,我的工作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不够细致,细节问题总是考虑的不够全面。这个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是很大的问题。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沟通了几次,加上从家长口中了解到的孩子的情况,我开始静下心来考虑细节的问题了。我觉得幼儿园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细节,大多比较琐碎,小朋友随时会制造很多状况,如果不考虑全面一点的话,到时就会措手不及。后来,我着重在这方面下功夫,从平时的日常工作,到后面的活动日及孩子的才艺展示,我都尽量考虑到细枝末节的事情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让我的挫败感有了一些小恢复。
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这种把事做细的做法,无论是对孩子常规的管理,还是自身的教学工作,及孩子们的日常保育工作,都要尽量静下心来,做细做全。努力让自己成为让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老师。
(二)反思幼儿状况
为了更好的服务与工作,我们除了反思自己以外还应针对我们的服务对象进行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包括幼儿的情绪、性格、爱好、经验水平、年龄特点、是否有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问题以及家庭情况等。对幼儿和家长反馈的情况是否了解并给以答复和解决。
快要睡午觉了,老师说:“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睡觉了,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个宝宝最快。”于是大家马上就去上厕所了,我在厕所里帮着一些能力差的幼儿,突然,冉冉小朋友大声喊到;“老师瑞瑞不让我们进去,打我……”我跑出来一看,只见瑞瑞个脚分别放在两边的门槛上,两个手一个奥特曼的姿势,把所有的小朋友都挡在了门外;于是我对瑞瑞说:“宝宝,你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进去呀?”他两眼一瞪:“哼!我不睬你,我是奥特曼”和幼儿父母进行交流后才了解到:他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平常家长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爷爷和奶奶对他总是百依百顺,让其为所欲为,不高兴甚至可以打奶奶,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幼儿的影响,久而久之,宝宝越来越凶,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积极和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担负起幼儿行为的引导者。
(三)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也是反思中的主要内容,其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个整体反思。只有通过细而周全的反思,才能达到不断改进、进取的目的。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月份》时,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月份,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月份。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活动的第三环节是“乘坐火车去参观”月份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历只有4本,我把家里的日历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历的种类不同,有两组孩子使用的是台历,在找生日、节日时遇到了困难,此环节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还有材料的准备是一个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收集材料方面我们有时也确实遇到两难的境地,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反思的方法三部曲
(一)观察研究得反思
善于观察幼儿是反思的开始,教师应该具备善于观察孩子的能力。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观察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在与孩子游戏时,在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