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上18月下桨声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18月下桨声教案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9-08 阅读: 字体:

教学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儿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重点2.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课时一课时 月 下 桨 声段导读:描写雨后水面的景色。段导读:对打鱼的姐弟俩的描写。两个孩子都非常小,这么小就出来打鱼,说明他们的家境非常贫困。段导读:写姐弟两个经常打鱼。𙦺有城里的客人要来我家,得买点儿鱼才好。于是,我朝着小船 吆喝❷了一声:“有鱼吗?”𙦻他们望了我一眼。𙦽他们仍未回话。隔了好半天,女孩儿朝这边摇了摇手。[⑤小女孩儿对“我”有什么反应?]⣹他们没有反应,不知是没有听清楚,还是有什么为难之处。[⑥这样安排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好处?] 第二天一早,院子里传来持久的狗吠(fèi)。我来到院门口,发现那个红衣女孩儿站在门外,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 被狗吓得进退两难,赤裸(luǒ)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⑦“赤裸的双脚”“水淋淋”分别说明了什么?] 我愣了一下,记起了昨天我在水上的问购。我接过她的塑料袋,发现里面有一二十条鱼,大的约摸半斤,小的只有指头那么粗,鲫(ì)鱼、草鱼杂得有点儿不成样子。[句导读:“二十条”“大的……小的……不成样子”说明两个孩子半个夜晚的劳动,收获不多。][⑧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她疲惫的神色来看,大概这就是他们忙了半个夜晚的收获。[⑨“疲惫的神色”和“忙了半个夜晚”等说明了什么?] 我收下了鱼。“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你们把钱算错了。”“不是,是你们多给了。”段导读:写小女孩儿回来的原因。段导读:通过小女孩儿的动作描写,表明小女孩儿的贫穷。“再说,我们以后还要找你买鱼的,这一块钱就先存在你那儿吧。”段导读:两个“不行不行……”进一步说明小女孩儿非常诚实、淳朴。段导读:本段写“我们”没有零钱找给小女孩儿,从而小女孩儿多收了三角钱。 傍晚,我和妻子从外面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一位正在路边锄❽草的妇人说, 一个穿红衣的姑娘来过了,见我们不在,就把葱留在门前。 不用说,这一大把葱就是她对鱼款的补偿❾。我说不出话来……  第三部分(第10~29自然段):写小女孩儿送鱼并回来送多给的钱。    每天早上,我推开窗子,发现远处的水面上总有一叶或者两叶小船,像什么人无意中遗落 了一两个发夹,轻轻地别在青山绿水之中。但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 “但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是什么意思?] 每天晚上,我走在月光下的时候,偶尔听到竹林那边还有桨声,是一条小船均匀的足迹,在水面上播出了月光的碎片,还有一个个梦境。但我依稀听得出桨声过于粗重,不是来自一个孩子的腕力 。 [句导读:“我”幻想能再次见到这淳朴的姐弟俩,可再没遇到过。] 我来到水边,发现近处根本没有船。原来是月夜太静了,仿佛缩短了声音传递 的距离,远和近的动静根本无法区别。[句导读:此句是说“我”听到的“桨声”根本不存在,是“我”心中的“桨声”令“我”在日夜把那姐弟俩想起。]段导读:写“我”内心的感悟。   遗落:丢失;散失。腕力:手腕的力量。1.学会本课的生字。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让我们读课文走近姐弟俩,说说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 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女孩儿为“我”送鱼的经过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1.当小女孩儿发现钱给错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同桌分角色读出小女孩儿的心情。  窗外橘红色一晃,是她急急地返回来,跑得有点儿气喘吁吁。2.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让我们再来感受小女孩儿的诚实。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她算错了,肯定没有这么多钱。3.出示句子:B.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2)括号中的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如果换成别人看到多给了钱也许会怎么做?(读这句话时,语速要稍慢,要带着赞叹的语气来读。“紧紧”“十分复杂”等词语要重读。)七 体悟深情,总结全文出示句子:

  (1)每天早上,我推开窗子,发现远处的水面上总有一叶或者两叶小船,像什么人无意中遗落了一两个发夹,轻轻地别在青山绿水之中。但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  2.“我”想念小女孩儿,“我”还想念什么?学完利用多媒体再现“月下桨声”的诗意画面,让学生融入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意境中。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照样子,写词语。(2)气喘吁吁               3.那姐弟俩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韩少功,作家。笔名少公、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在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至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到海南后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19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因其标新立异的形式尝试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