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2-23 手机浏览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一、从经济常识思考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将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红色旅游,属于第三产业。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发展革命老区经济、造福革命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红色旅游,这个消费热点的形成,将带动旅游产业的繁荣。红色旅游,既是享受性消费,又是精神消费,可以陶冶身心、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从哲学常识思考

1、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发展红色旅游,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红色旅游,有利于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我国现实,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2、贯彻科学发展观。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三、从政治常识思考

1、有利于坚定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一部光荣历史,是一条光辉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纪念性园林;陵园Abstract:Thecommemorativelandscapeshouldbebasedonthefullconsiderationofemotionaldesign,meetthememorial,MemorialCemetery,inheritancefunction,landscapefunction,leisurefunction,functionalrequirements,whichputs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forthedesignstaff.PlanninganddesignoftheShanxiChaharHebeicemeteryofrevolutionarymartyrs,thehopecanbringnewinspirationforthelandscapedesignofthistypeofmemorialgardens.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memorialgarden;cemetery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纪念性园林,作为众多园林类型的一种,具有更多的文化性、情感性、纪念性,纪念性景观是人类纪念行为或者纪念本能的主要载体,通过观赏者、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表达传承出其纪念意义。晋察冀烈士陵园,它的纪念性园林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其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纪念性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设计带来新的灵感。

2、晋察冀烈士陵园概述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唐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军城南关村西,坐落在通天河畔。陵园占地68亩,历史上的阅兵场,西、北面城墙相抱,南侧潺潺河水绕过,东面通向军城镇。园内苍松翠柏,花果飘香,林墓相间,庄严肃穆,林荫下长眠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国际友人琼·尤恩女士等36名抗日烈士。该园是中国共产党所建的较早烈士陵园之一,1940年5月1日白求恩墓首先落成,墓前石碑上刻有中共中央的唁电和祭文,镶刻着、、聂荣臻、、吕正操、萧克、舒同的题词。

3、开发设计理念

3.1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历史为依托,发扬晋察冀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红色”主旋律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曾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作为新中国的雏形,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晋察冀革命烈士的这种“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敢于开创,把党的事业铭记心间,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很强的时代意义。

项目区以晋察冀边区为背景,晋察冀烈士为主题,挖掘具有时代意义的晋察冀精神,唱响“红色”主旋律。

3.2突出国际主义精神,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实现陵园精神文化层次的多样性

不同于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区长眠着白求恩、柯棣华、琼·尤恩女士等国际主义战士,更体现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等。

3.3尊重规划区现状,重塑园林景观,打造现代公园式生态陵园

规划区目前建有晋察冀革命烈士纪念塔遗址、白求恩纪念馆3间;白求恩、柯棣华、傅莱、琼·尤恩墓;晋察冀革命烈士陵墓等,整个规划区整体布局缺乏对称感和层次感,接待服务设施不健全。从陵园栽种的植物现状来看,植物栽种有些乱植现象,没有运用相关种植手法(孤植、对植和群植)达到景观空间效应。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设计运用植物对称、植物品种、雕塑等来重塑陵园的庄重意境。

3.4以园林景观为切入点,拓展陵园功能,实现陵园人文纪念和生态休闲两大功能的有效统一

园林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广大的普通大众,满足其普遍情感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现在一些园林设计中存在情感的缺失,而情感的表达在纪念性园林中尤为重要,在充分考虑情感设计的基础上,满足陵园缅怀、追思功能,传承功能,景观生态功能,休闲功能等多功能需求,打造现代公园式生态陵园。

4、景点规划内容

项目区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依据需求和条件配置为四大区块,分别为入口广场区、纪念碑核心区、墓区、古文化区(图一)。

图一:平面图

4.1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区主要为人群提供集散场地。广场和主神道的设置让人群先在开阔的空间进行集散再到狭长庄重的主神道,空间感觉上欲抑先扬,有了很大的空间反差,更加突出主神道的庄严、静谧。植物配置上都选用柏树,对称种植,营造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主神道两侧分别设置烈士雕像、战役雕像,打造晋察冀爱国主义文化。

4.2纪念碑核心区

将纪念塔的位置移到核心区中轴线上,与陵园大门景、白求恩墓构成三点一线布局。这样既体现出纪念塔标志性建筑的作用,使整个陵园的空间程序组织沿着:序幕、发展、高潮、延伸的步骤进深,轴线总长200米,入口大门至高潮段长150米,延伸段长50米。纪念塔作为核心区的高潮部分,使游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纪念碑两侧设置陵园展览馆、会堂。除了运用传统的手法来设计,还应用了声光电等新技术。

4.3墓园区

4.3.1白求恩等国际友人墓区

白求恩等国际友人墓区作为整个陵园区的延伸,是纪念塔后的又一高潮,也是整个陵园区的核心精神区。墓区基本由林地、墓园、大理石雕像、大理石生平简介碑组成,包括白求恩墓、柯棣华墓、傅莱墓、琼·尤恩墓。

墓区四周设置环形花架,使每个墓区形成半封闭的相对独立空间。整体布局采用自由式布局。四位国际友人墓园之间以苍松翠柏为隔离带,间种花草灌木丛墓与墓之间以长青树相衬托,达到园园相通错落别致的园区动态环境。

4.3.2革命公墓

现有革命公墓设计不规整,占地面积过大,规划对本区域进行统一整改,设计成一个规模化、统一化、现代化的公墓区。

墓区按壁葬、艺术葬、树葬等现代化的殡葬形式修建,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按风水原理,在配合地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按吉向分别安置了丙山壬向、巳山亥向、巽山乾向、子山午向、癸山丁向、乙山辛向、卯山酉向、丑山未向等墓碑坐向,既让墓区的布局风水达到了最优,又合理利用现有土地。

4.4古文化区

在规划区南侧,保留现有点将台遗址,体现军城文化。由于两种文化,找不到契合点,所以运用植物景观,利用障景的手法,将点将台设置在植物之后,已达到分区弱化的目的。

5、结语

晋察冀纪念园项目圆满结束设计任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都一一解决,方案也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不断完善。纪念性园林作为园林类型的一种,寄情于景,采用一切艺术手段把历史的空间环境和人们当时的心情结合起来,引起人们情感共鸣,希望该设计案例能为纪念性园林做出初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樊涛,薄育新.纪念性园林的总体规划和树种选择--以南阳市卧龙岗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20-22.

刘滨谊,李开然.纪念性景观的基本图式母题【J】.中国园林,2003(5):35-38.

邵锋.论墓园【D】.北京林业大学,2006.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这次会议,是在区委班子换届调整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文明委全体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本荣同志宣读了关于调整区文明委成员的意见,张红同志对去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作了简要说明。大家围绕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讲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区文明办要根据讨论情况,抓紧修改相关文件,尽快下发。对已经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组织、狠抓落实,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带好头,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进和谐*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全区上下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各方面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新一轮评选的关键之年,中央和市委讲了新的要求。

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举措。今年,我们要瞄准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以和谐创建、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和谐*建设;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力争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区的行列。我主要讲四点意见:

一、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的目标,就要在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思想引导的水平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讲有两大方面,一是先进文化,一是和谐文化。所谓先进文化,是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所谓和谐文化,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整合和引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使之成为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弘扬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大力倡导和坚持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先进文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是核心,是主导;而和谐文化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是适应我国社会阶层变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二是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动;三是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四是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这既增强了发展的活力,也必然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面对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面对思想领域的多元化趋势,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提高思想引导的水平。

今年要在全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坚持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社会”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一些同志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偏移、精神状态不够振奋等问题,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的目标,就要在文明创建、和谐创建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水平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社区、基层单位的重要载体。文明创建活动,是我们坚持多年的传统特色活动,还要继续抓好,还要有新的发展。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也是今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今年,我们要在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着力在研究探索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上下功夫。一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共创和谐*”这一主题,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实施和谐创建“百千万”工程,力争年内创建百个和谐社区,千个和谐楼门、万个和谐家庭。二要把和谐创建活动同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培育和谐精神融入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要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迎奥运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开展文明风尚、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着力解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四要把和谐创建活动同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消除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崇尚和谐、促进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的目标,就要在突出特色、弘扬先进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典型引路的水平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好,还是某一方面的工作也好,要保持常盛不衰、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典型。没有特色,没有典型,就形不成优势,就缺乏影响力和持久力。俗话说,典型典型,反映工作水平;特色特色,体现工作活力。这几年,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抓特色,抓典型,抓亮点,总结推广了许多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特色活动和典型经验,全区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双学”活动、全民读书活动、文明小区“五个一”创建活动等成为全市有影响的特色品牌。同时,总结宣扬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其中李秀清、康海龙等重大典型在全市、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今年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典型引路的水平。一是在文明小区“五个一”建设方面,今年要打造新的亮点,培育新的精品,并进一步向创建特色小区方向发展。二是要加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力度,在水上公园街整街建制创建和谐文明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建范围,今年,要推进体育中心街、*街整街建制文明和谐社区的工作,总结推广新的创建经验。三是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双学”活动、读书活动、“和谐*”艺术节活动、“三创”等传统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四是要继续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扬,今年全区力争再推出一到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更好地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区各系统、各单位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在抓工作特色、选树先进典型上下功夫,不断推出新的工作亮点,创造新的工作经验,涌现新的各类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行为示范、精神激励和思想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的目标,就要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共创共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