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小说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3-07 手机浏览

小说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职高,英语,创意,素质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中国英语教育是失败教育的说法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中国学生从小学到研究生近二十年的英语学习,最后能够熟练地以英语作为工具使用的人并不多,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创意设计在教学方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创意设计中则是关键性因素。

1.什么是教学创意设计

课程设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根据教学大纲对某一学科进行总体教学设计;二是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对每个教学单元进行设计。教学创意设计指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通过精心巧妙地整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有效地完成某一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创意设计特指为实施和完成课程设计而进行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步骤的巧妙设计,其侧重的是教学技巧运用的创新性。

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现代外语教学发展史上,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语言理论和有关英语能力的本质的观点影响着外语教学的路子和方法。一是结构主义,二是功能主义,三是互相作用理论。有三种心理学理论对语言教学产生较大影响,分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心灵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基于以上语言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而产生的现代外语教学流派有:语法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以及暗示法等。无论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法还是在一些最新的外语教学方式的主张中,课堂教学都是特别强调的教学环节。普通教育学和传统教学法主要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方式,而一些新的英语教学法主张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活动的目标和质量上。至于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活动类型和方式,不同的教学法流派有不同的主张。大多数流派采用的活动类型有独白、对话、两人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哑剧、讲故事、角色表演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等。而创造性地整合、运用这些教学技巧,达到尽可能最佳的教学效果则属于课堂教学创意设计范畴。

2.英语课堂教学创意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就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创意设计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个普通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运用这些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创意设计,进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教授“英语水果名称”为例看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创意教学设计的不同:

一般的传统课堂设计的技巧和步骤为:

(1)新课内容介绍。

(2)教师根据音标和拼写带着学生一一识读生词。

(3)学生齐读、个别朗读,教师纠错。

(4)学生抄写练习,背诵所学生词。

(5)当堂或课后听写,以达到学习掌握英语水果名称的教学目的。

而课堂教学创意设计的参考步骤与技巧为:

(1)课前准备可以携带的实物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桃子、李子、橘子等,同时准备两个黑色塑料袋,将实物水果放入其中一个袋子里,并悄悄藏在讲桌下面。

(2)课前准备一些绘画纸,最好全班同学每人一张。

(3)以brainstorm的教学技巧导入和介绍新内容,以Whatfruitdoyoulikebest?鼓励学生开口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4)以taskgiving技巧,分发绘画纸给学生,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查出所画水果的英文拼写和读音,并逐一教其他同学自己所画的水果名称,以达到人人主动参与的目的。

(5)教师有目的地抽取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放在已准备好的另一个空塑料袋,借助讲桌的掩护,通过魔术表演把图画变成实物,掀起本堂课的高潮。

(6)之后,再做一个猜测游戏:要求两人一组到讲台,一前一后面对全班同学站着,站在后面的同学负责选择任何一种水果,让站在其前面的同学猜。并用Isitbig?Isitlong?Isityellow?Itisabanana.描述实物水果的大小、长短、颜色的特征问题向全班同学提问,限时猜对的就用实物水果奖励,猜不对的不奖励,这样课堂气氛的高潮会继续下去。

(7)最后,拿着学生画的画逐一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水果名称。

比较以上两堂课的教学设计,前者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气氛显得死板、枯燥、被动、乏味,后者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绘画、表演、游戏等教学技法的巧妙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有趣、高潮迭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创意设计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更要求他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下,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根本找不到偷懒机会。这样看来,精心地进行教学创意设计,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能起到有效管理学生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源于积累。要达到教学这门艺术的最佳效果,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英语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对教学这门艺术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

(2)了解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3)了解英语教育发展最新动态。

(4)具有英语教学法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技巧。

(5)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完善,了解中西文化异同。

(6)有较强的观察、对比、分析语言与文化现象的能力。

(7)有较强的思考、发现和创造能力以及捕捉教学创作灵感能力。

(8)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9)一定的才艺,在教学中能运用各种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

(10)具有较强综合运用和巧妙设计教学技巧的能力。

以上素质要求中,灵感捕捉能力和教学技巧综合设计能力是关键,因为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而教学创意设计过程中,灵感的捕捉和各种教学技巧运用的巧妙设计能力却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具备的。

小说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学习评价;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一、课堂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技巧的立体式多样化

我校实施“自主导引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已四年。其导向和支点在课堂学习评价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思维引发、能力培养、目标达成等课堂学习状况及水平的评价技巧研究有了实验基地。

(一)教师评价

以教师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主体,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环节对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学习态度、情感培养等多方面的表现和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状况进行的评价。其作用在于,教师从课堂实际出发,及时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讲解不失时机的给予判断,使学生时时保持愉悦的心理,感受到自主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表现出较强的自愿、自信,形成独立性和自主的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导学情况,有效的反思,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

1.激励性评价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十分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教师应发现学生的亮点,多用激励性的评价技巧,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的做法是:

技巧一.荣誉评价

为了有效控制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荣誉评价的技巧。如:自制小星星、小红花、粘贴纸、小红旗等。这一评价技巧对后进学生较为适宜。他们能在评价中体验进步,建立自信。七(1)班回族女学生冶维花,平时回答老师的简单提问都会脸红,在这种激励性评价后与从前判若两人。从刚开始接受任务时的推诿、逃避到自主争抢任务,由战战兢兢、声音颤抖到思路清晰,大胆举手,敢于质疑,敢于点评,再到充满自信的挑战别人,最后成为小组内的姣姣者,成为班里所有4号学生的领头人,考试成绩超过了一些3号或2号的学生而被同学们称作“超越者”,从而成为小组的骄傲和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同学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赢得了阵阵掌声。

技巧二.体态语言评价

课堂上教师通过身体语言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如:学生在讲解问题时主动,语言流利,内容正确,教师也可以竖起大拇指,或点头微笑,或拍拍学生的肩膀,或拍手给学生赞许、肯定。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相信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也许会成就一个孩子一生的梦想。

技巧三.口头语言评价

德国教育家茅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有人情味,学生才能获得自信,努力拼搏。如:七年级新生刚尝试评价的时候,不知道评价方法,不懂得评价什么,常常不发言或只简单地说声“好”“不好”就没有话说了。教师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耐心的教给他们评价的方法,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对发言声音较洪亮,语言较流利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由此建立信心,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2.惩罚性评价

针对课堂学习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和小组,也可采用惩罚性评价。惩罚他们成语接龙、猜谜语、说笑话、讲故事、背诗歌、写作文等。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潜移默化地积累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同学评价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同学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他人的过称就是促进自己学习的过称。根据被评价中榜样的作用,评价者更深入的审视自己的作业、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改进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认真倾听,以便自己评价时才能够有理有据。其基本的评价技巧有:

技巧一.自由评价

学生自主发言,其他同学踊跃点评。具体的做法是:各组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圈一块黑板并标上本小组的名称,接下来那组学生发言了就在小组的图案里面画一个记号,教师参与做好记录,随时公布结果。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评价。为了奖励学困生参与评价,教师也可有意给小组里能力较强的1、2号发言评价者加一个记号,给3、4号发言评价翻倍加记号,以此类推。记号数字多者为优胜组,给予奖励。反之给予惩罚。

技巧二.教师点名评价

教师点名评价这一方法,用于那些课堂学习不努力,懈怠的小组和个人,有督促警戒之作用。

技巧三.小组间的挑战性评价

小组之间谁出招,谁接招,由组长或者自主决定。这一评价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变成了学生争斗比拼的擂台。

二.课堂学习评价有效落实必须注意的问题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落实课堂学习评价的前提条件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尊重、鼓励、期待、引导、追问、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才能以真诚的心理去参与课堂学习评价。因此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大胆争论,敢说敢评的催化剂。

2.奖惩制度的落实是课堂学习评价的法律保障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评价兴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课堂奖惩制度的制定效果显著。在课堂上设立各种奖项对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奖励。如:朗诵时设“声情并茂”奖,在对话表演时设“明星”奖、“创意”奖,整节课下来,评出“参与”奖、“纪律”奖等。对课堂表现不好的个人或小组加以惩罚。如:猜谜语、说笑话、讲故事、背诗歌、写作文等。课堂引入竞争机制,你争我抢,张扬个性,大面积的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成绩。

3.评价工具的制定是课堂学习评价的拐杖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评价,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既锻炼语文表达能力,又从中借鉴学习他人的长处,更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评价工具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如:制作小红花、小星星、表格、粘贴纸等。因此新课程倡导的评价过程是充满人性关怀的过程,更是教育成长的过程。

4.充分的时间安排是课堂学习评价铁的保证

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教师应注意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评价的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小说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篇3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踢毽子这项运动的丰富内涵和多样的实践运用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于学生运动机能锻炼、主体性培养效果也不明显。这显然不符合当代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没有帮助。为了更好地挖掘踢毽子项目内涵,促使其更好地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我就其项目特性、运用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如下的三点建议。

一、开展毽子游戏热身,活络学生身体机能

热身是体育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有效的热身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活络筋骨,舒展四肢,避免运动损伤;另一方面能够引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绪,推动后续教学环节开展。小学体育踢毽子教学热身,我认为可以利用踢毽子游戏进行组织,通过有趣的踢毽子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踢毽子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效实现热身的目的。踢毽子游戏热身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踢毽子游戏要力求简单便捷,要在学生普遍踢毽子技巧不高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参与;另一个是踢毽子游戏要有趣,要能让学生喜欢乐于参与,为后续教学提供兴趣支撑。

例如我在热身教学中组织了“毽子接力”的热身游戏,将学生6人分为一组,划定范围、编好序号后,我一声令下,一号同学将毽子高高踢起,二号学生要赶在毽子落地之前再将毽子踢起,同时注意不要将毽子踢出规定范围,以此类推。这样的热身游戏充分考虑了学生踢毽子技巧还不娴熟这一实际问题,利用多人一组接力踢毽子的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以完成踢毽子动作;同时让学生以团体形式进行踢毽子游戏,也有效地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使简单的踢毽子内容不至于太乏味。通过这样的热身游戏的创设,在确保简便易行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的开展。

二、组织各类毽子活动,训练学生踢毽子技巧

踢毽子是一项看似简单,其实技巧丰富的运动,单论踢法就有盘踢、磕踢、拐踢、绷踢等多种,不同的踢法技巧能产生不一样的锻炼效果,而且掌握这些基本踢法技巧,也是后续教学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用心组织,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踢毽子技巧。我这里重点介绍三种训练方法:一是个人原地踢法重复训练,但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疲怠,时间不宜过长;二是两人技巧合练,通过合练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促进进步;三是多人踢毽子“对战”,在技巧稍微娴熟后可以引入适当的踢毽子比赛,但竞赛内容仍以简单动作为主。

例如在教学最基础的“盘踢”技巧时,我首先让学生深呼吸,将四肢自由摆动,使肌肉放松;接着我让学生进行“空踢”训练,可以说“空踢”是踢毽子技巧基础练习的重要部分,既能通过肌肉记忆增强学生的熟练度,也有助于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提升。但“空踢”练习较乏味,学生容易因为厌倦而影响练习效果。于是在5分钟空踢练习后,我进行盘踢技巧教学,根据学生右脚比左脚灵活这一实际情况,让学生先练左脚盘踢,再练右脚。为了保证训练效果,我在介绍完相关技巧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结对,训练过程中两名学生面面相对,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对方技巧上的错误。通过这样扎实的基础练习,能有效提升学生踢毽子的技巧。

三、引导自主踢毽子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踢毽子是一项规则较少的运动,这也意味着所受的束缚就少,具有较大的创新创造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踢毽子训练,通过恰当示范和有效点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自主踢毽子的练习中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要做好创新引导,不可过分放手,使训练效果低下;二是对于学生的互动踢毽子的创意,教师要做好指导、把好关,避免学生创设一些过于危险的互动训练,产生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