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前景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3-07 手机浏览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前景范文篇1

据悉,正在发行的嘉实全球房地产基金正是以全球REITs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记者了解到,与国内现有的房地产信托主要发挥房地产开发融资功能不同,国外REITs多从事不动产经营、管理业务,其收益主要来自投资不动产的“固定租金+房产增值”双盈利模式。而稳定的租金收入以及高分红所带来的不动产投资现金流收益,正是REITs近几年在市场快速扩展的根本原因。

彭博数据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在业绩比较基准中具备10年价格和分红历史的REITs中,过去10年累计回报率达到237.0%,年化收益率高达11.6%,远高于国内A股市场平均水准,其中以租金形式为主要现金收益来源的收益占比约44%。

日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现在市场上的投机性“炒房”需求基本上被挤出。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一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尤其不动产投资缺少以现金流为侧重点的投资产品,且在国内房地产行业尚不具备成熟投资机制的背景下,投资者主要依赖传统买卖方式以博取不动产价差,投资风险较高。与之相对的是,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以商业地产和收益型不动产为投资对象的REITs产品,在长期持有过程中不仅能分享商业地产本身增值收益,租金水平随着通胀水平也会定期调整,其至少90%的租金收益也会以分红形式回报给投资者,以保证商业地产投资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

以REITs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根据美国房地产信托协会(NAREIT)统计,截至2011年7月底,2000年以来,零售消费类商业房产平均租金收益率维持在10%以上,最低的工业房产2000年以来年均收益率也维持在6%以上;随着海外不动产投资回温,租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攀升。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前景范文

1、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

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例如波特兰或者西雅图,雨水全年为充沛状态,景观设计师就会常常通过对雨水花园的应用使城市的排水功能得到加强。在停车场之类的城市公共场所中,此类雨水花园可以十分有效的使收集到的雨水发挥功效。在注入广场的水体之前,雨水首先需要通过有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净化水塘,将水的净化与二次过滤完成,使水体的卫生状况得到保障。广场水面紧邻南部运河,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水网系统,给闹市区里的人们营造出一个主题为水的生态环境景色。

2、如何利用雨水

2.1加强雨水储存

雨水储存的装置,绿地里建设的蓄水池也是其中一种,所储蓄的雨水同样可以用于景观的灌溉或者是其他部分公园建设的公共用水设施,比如厕所中马桶的冲洗,马路上的洒水车等等。这是由于当雨水未注入水箱的时候,首先利用过滤设施去除污染物及碎片。将水管安装在蓄水池里,用以进行存储水的传输,或利用重力和水泵,把储存的雨水直接运至需使用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套溢流系统可以输送多余的雨水至指定的地方,比如较为干燥的土地或者用水的景观内。

储存且进行雨水利用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落水管截留。在较为传统的建筑内,积存在屋顶的雨水通常会通过下水管流至排水沟,之后再流到雨水井,最终流进下水道里,给管道增加了负荷。落水管的作用主要是将干净的屋顶雨水进行截留,进而让雨水不用流进已经超负荷的下水道系统,可以将屋顶的雨水再一次输入庭院或公园,或是雨洪种植池里,或是输送至蓄水池与储水罐中。管理人员能够依据自身及不同地点的情况选择安装容易或者复杂的系统。同样能够把落水管截留和建设景观结合在一起,特别适于在公园内设置,构建成别具一格的用水景观,加强公园的整体格调。

2.2加强雨水的渗透,将地下水有效回补

某些区域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时,将雨水进行回渗到地下的工作,不但能够将雨洪径流量减少,而且能够缓解地下水回补的问题,对于减慢城区雨水洪涝与地下水位的降低问题,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上同样是可持续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各种人工或者自然渗透装置让雨水向地下渗入,使地下水得到有效补充。具体方法如下:

用透水砖替换不透水的地面砖,运用透水砖的缝隙收集雨水,在透水砖下设置过滤层,过滤层通常由碎石、砂砾、沙子构成。使雨水能够顺利的渗入到地下,还能够渗透渗水井。渗水井为一条埋在地下的穿孔管道,它的四周由碎石填充,有着收集雨水的作用,再把雨水渗透到地下。这种设施能够收集屋顶、停车场以及另外不透水建筑上的雨水,经过集水管流入渗透井内,将雨水管引入渗水井并渗入地下。

2.3通过绿化屋顶,使雨水继续利用

实验数据说明,屋面雨水的径流量正在进行有效的削减:绿化屋顶能够让屋面径流系数降低至非屋顶绿化的0.3,让排水的强度降低70%,在排水工程进行过程中能够将相对应的下水管道、以及溢洪管、储水池的尺寸都适当减小,节约建设经费。绿化屋面也可利用植物的茎叶来对雨水进行截流作用与种植基质的吸水将大部分的雨水进行储存,有数据表明,大概有1/2的降水滞留在屋顶。除此之外,绿化屋面排水层通常又能够当作蓄水层,过剩的雨水储存在卵石层里,在种植土干燥的时候,又能将其再吸入土内。

2.4建设景观沟,进行雨水的过滤净化

景观沟的意思是,在道路或者广场内设计排水的凹槽,里面种植了各类植物。景观沟的边缘位置设置了切口,雨水顺着切口淌进每一个种植池里。景观沟在创建收集、清洁、滞留、渗透等等功能的雨水收集系统,与此同时,也创建出了优美自然的街道或者广场景观。

景观沟可以使雨水径流消失或显著减少。通过利用污染物的过滤来使水质得到提升,回补地下水。在排水的大区域,景观沟的植物可以为建筑以及停车场提供树荫。植物还可以防止土壤受到侵蚀,给野生生物创造美观的栖息地以及视觉上的美感。一组或者多组景观沟系统可以对场地的所有雨水径流进行完全的处理,还可以节省城市雨水管道的费用。

3、雨水的积蓄利用

3.1雨水利用竖向设计

植物园的土方主要有两处来源,一为挖湖的土方,二为植物园建设的过程中,与场地外工地建设的土方刚好相遇,形成大规模的向外运输,构成了植物园多种多样的地形变更,且不用考虑土方量工程造价的问题。通过起伏的地形,对雨水的径流进行阻止,路经几个比较集中的地段,在水体附近进行汇流。

3.2建筑公园雨水的收集

建筑设计时包括了展览馆内的设计。与建筑屋顶的排水系统相结合,在公园内设置水池,让此水池不光具有观赏的功效,还具有蓄水的功能。且与落水管的截留相结合,构造出公园内的落水景色。公园的景观也得到了有效的丰富。

3.3道路雨水的渗透以及效益分析

植物园的设计是宽度2.5m,其主游路采取的是彩色的透水沥青,小游路采取的是透水砖,且用砂石作为道路的基层,使面层结构的透水设计得到有效的实施;停车场全都应用嵌草来铺垫;广场不必采取透水的材料,因为它可以采取坡度的设计,把雨水全部输送到广场中的景观凹槽内。在一些道路的两侧和广场的入口处,有由人工挖掘的整齐的景观沟,内部种满了菖蒲、水杉等植物,既对广场内的活动没有丝毫影响,又能够给广场增加一些特别的乐趣。在雨水过大的时候,可以利用溢水管把雨水输送到中心水面上。

雨水的利用在多方面均衍生出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利用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从而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雨水还能够就地吸取并加以利用,在有效利用雨水的同一时间,还能够对城市排水管的超负荷有些许减轻,减少收集污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排洪设施扩建的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出现了更加明显的间接的经济利益。从生态环境意义的角度上来讲,返还以及补给地下水,有效地降低了雨水径流,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当地的小气候进行调节,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社会的意义来说,能够行之有效的加强城市的水资源提供,使用水开支得到节省,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續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山西旅游;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79

“十五”规划以来,山西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列为全省重点培养和扶持的优势产业之一。2004-2010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速为40.25%,居中部六省之首。但山西旅游业毕竟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山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山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不鲜明

每个省市的旅游业必须有其鲜明的标志,游客提到这个省市,马上会想到它。譬如,去陕西看文物,去北京看长城、故宫,去云南看民族风情,去桂林看山水,去杭州看西湖。去山西看什么呢?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却尚未形成具有号召力的主题形象。查阅各省市旅行社组织的山西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王家)大院、壶口瀑布等热点景点,这些景点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未能形成鲜明统一、一致对外的宣传标志,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旅游市场不具有号召力。

12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山西旅游的产品结构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比较欠缺。观光旅游是最基本的旅游产品形式,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最为常见。观光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差别很大,观光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旅游购物不是观光旅游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的非观光消费比较少。山西旅游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改变现在比较单一的旅游产品形式,走多样化的道路。此外,山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在山西,除了以煤炭为原料制作的手镯、项链、佛像之外,几乎很难找到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13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大多景区尚处于粗放式的开发阶段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山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景区的开发处于低层次、初级化的状态。譬如大同的九龙壁是全国仅有的三座九龙壁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最大的九龙壁,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文物价值,还是建筑价值,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可惜的是,九龙壁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建一道围墙、看门收费的原始阶段,游客来这里参观,先阅读二百字左右的文字说明,然后与九龙壁合影留念,仅此而已。大同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是来山西旅游的首选之地。悬空寺的旅游开发主要是观光旅游,在悬空寺的建围墙,进院落收费,攀登寺院要二次收费,高额的门票使得不少游客选择站在院落外的公路上,远眺悬空寺,拒绝购票参观。这种开发形式既未能挖掘出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也未能向游客宣扬悬空建寺的哲学理念,更未能传递佛道儒的文化要义。高额的门票阻挡了游客参观的脚步,造成景区的门票收入减少。此外,旅游娱乐开发不足,旅游者的夜生活比较枯燥。平遥古城在这方面做出了比较好的尝试,大型实景演出剧《又见平遥》成为平遥古城旅游的必看项目,180元的门票与其他印象系列相比真正做到了物有所值。《又见平遥》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其他地方可以尝试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形式。

14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交通住宿滞后

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一直以煤炭的开采加工为支柱型产业,与其他省市相比,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山西省内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比较滞后,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路的建设比不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尤其是通往各个景区的公路建设还不够完善。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大多数景区没有直达的旅游专线,主要依赖旅行团用车、出租车和旅游私人包车,费用远高于旅游巴士,又极不方便。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加旅行社、出租车行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人实现就业,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旅游者交通费用的增加,给旅游者进入景区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旅游景点的住宿条件较差,旅馆档次不高,收费不低,选择在景区住宿的游客较少,造成旅游消费的减少,不能形成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持续注入。餐饮是另外一个制约山西旅游收入增加的因素。在景^周边,成规模的餐馆不多,餐馆的卫生条件和口味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面食是山西人喜欢的食品,也是山西人擅长制作的食物,对北方游客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山西旅游业并未很好地开发这一餐饮资源,不能在旅游者之中产生很好的反响。

2山西旅游发展的对策

21以“古建学习游、太行精神游”为山西省的主题旅游形象

山西省缺少旅游主题形象,影响了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判断,也减弱了山西旅游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认真梳理山西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不难发现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主要有部级风景名胜区5处,部级森林公园18处,太行山峡谷,所面临的问题。

(1)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完善城市矿产政策,加大对从事城市矿产企业主体的扶持力度,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培养企业、家庭、个人及中介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到城市矿产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因地制宜地支持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政府要加强推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开发和循环利用等相关工作,中央财政资金要发挥引导和鼓励作用。

(2)基于“互联网+”建立线下、线上回收市场。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强调互联网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的时代,依托互联网,建立线上资源回收平台,线下预约交易,通过互联网将人、物、资金串联,以快速的信息流动和智能的监控管理将城市矿产回收规范化。通过线上预约交易、线下建立城市矿产回收网点,积极推进回收智能化、自动化。

(3)加大资源回收科技的研发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在城市矿产技术研发资金上的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城市矿产的发展与利用,最终需要依靠科技。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城市矿产技术研发上,起步晚、投入低。因此,在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需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5结论

城市矿产的应用,有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经过这几年发展,已经取得部分成就。当然,我国城市矿产的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推进城市矿产开发和应用,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使其成为我国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曲永祥解读“城市矿产”[J].中国有色金属,2010(24):30-31

[2]王昶,徐尖,姚海琳城市矿产理论研究综述[J].资源科学,2014(8):1618-1625

[3]JANEJACOBS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M].VintageBooks,1961

[4]南l道夫:都市k山_k――包括的Y源Qによる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の位置付け[J].|北大Wxkub研究所螅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