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要点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要点范文篇1
【关键词】高考;生物;复习;解析
进入高考阶段,很多同学都感到惶恐不安,对于生物学科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如何取得高分,成为同学们的一大难题。现在,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下生物学科高考考查项目和题型及知识点。
一、高考考查项目和题型
生物科要考查的项目:
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生物命题:
1.总命题思路以学科能力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综合运用获取的信息和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试题重点考查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主干知识。考生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几点建议:1.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之际,考生应针对复习中所出现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梳理,回归教材。2.建议考生在考前最后的复习阶段,把答题常用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做一个整理,包括那些在平常训练中虽得分但不确切的。也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高中生物生物学术语”帮助记忆。3.关注热点问题:(1)“三大”工程。(2)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如动物生理、植物生理的相关知识。(3)与人类的健康相关的知识。例如:免疫、调节等。4.注重有关生物实验设计:首先注重对高中生物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课文中的相关实验的复习,其次了解实验设计的程序及相关原则。5.近几年来生物试题编排比较合理,难度适中。生物部分试题均为容易题和中等难度试题,可能通过适当调整容易题、中难度试题和难题的分值比例,使试题的难度分布更为平衡,逐渐的与新课标接轨。
二、高考知识点重点分析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
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水。
光合作用的产量:产量什么意思?是产物吧?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
呼吸作用的条件:有氧呼吸的条件:氧气无氧呼吸的条件:无氧环境下。
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机物。
呼吸作用的产量:有氧呼吸是二氧化碳,水。无氧呼吸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在动物体内,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在植物体内,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的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一部分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一部分转换为热能。
2.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活细胞繁殖其种类的过程。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现在除细胞分裂外还没有证据说明细胞繁殖有其他途经。细胞分裂之前先应该生长成熟,有一个合适的大小。然后会有一个短暂的休眠,也就是所谓的控制细胞增殖的限制点。之后可能由于外界刺激或是细胞内各种因子的刺激突破限制点,进入分裂期。绝大部分细胞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在某些植物的胚乳中胚乳细胞的分裂等,无丝分裂分裂后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平均分配给子细胞;
减数分裂仅出现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即精原细胞,卵母细胞卵细胞;
受精卵卵裂一定是有丝分裂。总体来讲,单细胞生物的增殖取决于营养是否足够,多细胞生物细胞的增殖取决于机体是否需要。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调控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外因也即环境因素,而内因则是相关基因在时空上的有序表达,是调控细胞分裂的主要因素。细胞分裂素是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
在促进细胞分裂中起活化作用,也包含在细胞生长和分化及其他相关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如激动素、玉米素等。
细胞生物学要点范文
细胞增殖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它还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以及新陈代谢等相关内容。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方式,特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习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而这些生命现象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常会陷入一些认识误区。我个人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及参考相关资料,特总结出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对细胞增殖的认识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一、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后,染色体和DNA的数目都增加一倍
辨析:在细胞分裂间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它似乎是静止的,实际上细胞核内部正在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但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每个染色体只含有一个着丝点,计算染色体的数目时,以着丝点为单位。所以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DNA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时,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后形成了两条子染色体。
二、在细胞分裂前期出现的纺锤丝都附着在染色体上
辨析:纺锤丝是细胞在分裂前期出现的丝状结构,从细胞两极发出后形成一个梭行的纺锤体。在细胞内的纺锤丝有两种类型:一类丝一端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另一端向极的方向延伸,称为染色体牵丝。另一类丝并不与染色体相连,而是从一极直接延伸到另一极,称为连续丝。染色体是在染色体牵丝的牵引下,向着细胞的两极移动。
三、赤道板和细胞板都是细胞分裂中真实存在的物质结构
辨析:在细胞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赤道板。赤道板只是类似地球赤道位置的空间,此板是不存在的,是非物质的,是人们在研究细胞分裂时假象的一个平面。相反,细胞板是细胞在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的真实存在的结构,最后会发展成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见。
四、细胞在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开是纺锤丝牵拉所致
辨析:在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两条染色体,纺锤丝把两条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但是着丝点的分裂并非纺锤丝牵拉所致。从染色体的结构可见,染色体上的主缢痕部位是着丝粒,它的两侧为着丝点,这是染色体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着丝粒是指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在前期时连接,后期时分离的一段非编码DNA区域。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产生两个着丝粒,随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着丝点位于着丝粒两侧,各由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所以着丝点的分开并非由纺锤丝的牵拉所致,即使没有纺锤丝存在时,着丝点也可以一分为二。
五、减数第二次分裂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与有丝分裂完全相同,它完全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
辨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分离后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在这一点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与有丝分裂是相同的。但是,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内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后,由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就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次级精(卵)母细胞中不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和产生的精(卵)细胞中是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只能说类似于普通的有丝分裂。
六、生殖细胞的产生必须通过减数分裂
辨析:生殖细胞是指生物借以繁殖下一代的细胞,如、卵细胞、孢子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大多是经过减数分裂;但也有例外的,如高等植物的、卵细胞的最后形成都是有丝分裂,还有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如根霉、青霉等,它们产生的孢子也属于生殖细胞的一种,但无性别之分,叫无性生殖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就可直接形成新个体。可见,生物的生殖细胞有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也有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七、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
辨析: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也有例外的,如蜜蜂、蚂蚁等,它们的雄性个体(雄蜂、雄蚁)都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通过孤雌生殖产生的单倍体生物,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所以,它们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也无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多倍体生物同源的染色体就有多个,如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就有四个,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也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八、原核细胞进行的分裂就是无丝分裂
细胞生物学要点范文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①1.概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描述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及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②通过观察电脑演示,同学间相互出竞赛题,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
③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关注细胞的研究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习有关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的生活形成整体意识.
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讨论法分析法
学习内容
一、知识回顾。
情境导入:
观看有关植物的受精卵及动物受精卵分裂生长的光盘(利用微观技术展示学生深感奥秘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某些植物或动物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或动物体的过程,奇吗?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在第二章细胞的生活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我们是怎样由一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人体的。
二、知识索引
1.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生长、分裂
观察录像演示,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利用录像显示一个动物细胞结构及细胞生长分裂过程,启发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
问题:
1.细胞膜的作用;细胞膜在控制哪些物质的进出;细胞膜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的主要作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否一样;线粒体、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的作用;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查阅书本,小组讨论。
进行小组分工:选出问题及主要答题人。
选内容出考题,从而复习本节知识。
小组间通过游戏复习记忆细胞生活的知识。
每个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针对细胞的一个结构出考题。5分钟后,被抽到的人到前边闯关。
三、图像感知
通过对代孕母亲的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发生变化。
四.我型我秀
同步练习
(一)填空。
1、-----------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西瓜和橘子甜美说明在细胞中含有-------和----------。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中有——,DNA上有————。
4.细胞分裂时,——-先一分为二,随后————分成两份,最后形成新的——和————。
(二)大比拼
1、植物细胞中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试着用文字和箭头写一写。并且思考回答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哪?
叶绿体线粒体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2、动物细胞中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试着用文字和箭头写一写。思考回答食物中的能量形式属于哪种?
线粒体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自食物)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五.拓展延伸
光合作用公式:光照
水+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
叶绿体
六.生活链接;
1.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两个实例来证明一下吗?
2.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说一下生活中见到的遗传病的例子,并详细介绍一下导致这种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