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基础知识范例(3篇)
兽医学基础知识范文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锻炼并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技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能力.掌握现代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同学们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2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要求
通过对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应该掌握和必须具备的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为以下几点: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家畜外形体质和形态规律;学生要掌握家畜的生产与经营的基本理论,强化专业知识,重点培训其实践技能;掌握对家畜生产与经营中的饲养管理、生产技术及生产性能的鉴定及经营方法;加强学生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社会.
3高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核心和重点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深入细致地讲解,以使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掌握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形体质及生产能力的鉴定;掌握家畜的选种选配的改良方法和杂交优势应用的措施;掌握家畜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掌握家畜的疾病诊断和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不断努力加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生能够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的实际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4结语
兽医学基础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现状;问题;对策
预防与救治动物疾病是每一位兽医的职责与任务,只有全面提高兽医诊疗水平、配备全套先进诊疗设备、加强诊疗人员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并采用科学诊疗理论,实施有效的诊疗方法,才能更好的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提高治疗水平,加快动物恢复速度,促进畜牧业更好的发展。下面文章中将从基层兽医诊断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今兽医诊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能够有效改善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对策。
一、基层兽医诊断现状分析
基层兽医诊疗手段与水平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体现意义,但是由于很多人过于注重对人的健康诊疗水平研究,相比之下,动物疾病方面的研究却明显少了很多,尤其是基层兽医对动物疾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现实动物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下面就以比较明显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设备落后,诊疗人员素质水平低
基层兽医诊疗过程也需要具备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设备、技术、人员以及知识等方面都应该做到齐全、充分,甚至应该建立一个专属机构。然而在很多畜牧场中,对于动物诊疗方面不但缺少专门诊疗动物疾病的部门,在诊疗系统上也有明显的不足,先进医疗设备匮乏,只有一些比较普通的体温计、针管和输液管等医疗工具,而这些工具比较老年化,先进的专业设备严重稀缺,诊疗人员在对动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基本是靠以往的经验为判断依据,所采取的诊疗方式也不具备科学性,若是判断的对了病情也许能起到缓解的效果,若是判断结果不准确,则会出现救治无效,造成病情愈发严重的后果,设备落后、缺乏是拖累诊疗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同时诊疗人员素质水平也是影响动物疾病诊疗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畜牧场中,诊疗人员结构是由一些饲养员兼职组成,并不具备专业的诊疗能力,Χ物疾病诊疗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常造成当动物患病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导致动物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我国基层地区,兽医诊疗人员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兽医未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多是从长辈那里学到的诊疗方法。在开展诊疗工作时,他们根据个人经验进行疾病判断,容易造成误诊。很多兽医不愿意将自己诊疗的方法告诉给其他人,担心存在竞争对手,按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我国基层兽医诊疗发展必然受阻。
2、种类增加,兽医诊疗知识更新不及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新鲜肉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动物养殖户在不断引进新的动物种类,例如,部分养殖户已经开展养殖野猪、梅花鹿等动物。而基层兽医所接触的动物常常是猪、牛、羊等,并没有接触过其他的动物,为此,在诊疗工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使用采用的诊疗方法诊疗新增加的动物。由于大多数基层兽工作者都将兽医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在兽医学习上并没有重视。不但没有参与到专业的培训中,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不善于总结,依旧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很难准确的诊疗出来,误诊现象严重。
3、新疾病频出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疾病出现在动物身上,并且新疾病出现的频率还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基层的兽医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许多动物因为诊疗水平有限而无法接受合理的治疗。
二、提高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有效对策
要配合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基层的兽医诊疗水平必须要快速提升,一般用来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改善诊疗设备,提高兽医诊疗人员的专业水平
我国基层兽医诊疗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要想全面提高我国集成兽医诊疗工作水平,首先,要改善硬件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兽医诊疗人员使用的设备都比较落后,相关部门要加大设备改进力度,回收陈旧的诊疗设备,并加大财政投入,为基层兽医诊疗采购新先进的设备,为提高集成兽医诊疗水平做好基础。其次,鼓励兽医诊疗人员积极参与到动物诊疗培训工作中,尤其是诊疗机构,有固定的诊疗团队,定期为团队中的诊疗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及时更新诊疗知识,重点研究新种类动物疾病,由专家进行疾病的讲解,诊疗人员可与专家进行交流互动,全面提高兽医诊疗人员的诊断技能,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2、完善兽医学习资料
我国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一直处于瓶颈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层兽医没有条件掌握到信息的兽医知识,且很多基层兽医从业人员不会使用电脑,从网上获取诊疗知识,加之缺乏学习资料,导致有些兽医想自我提高,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要重视兽医诊疗工作,对兽医学习给予大力的支持,鼓励基础兽医从业者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掌握更多动物品种的诊疗方法,及时更新疾病知识,从资料中学习新疾病的救治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为了使基层兽医从业者能够不断的提高自我,相关部门要定期为其订阅兽医学习资料,采购动物诊疗书籍,让基层兽医从业者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将自己打造成为与时俱进的兽医工作者。
3、改变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思想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不愿将自己的诊疗方法分享给他人,这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而资源共享不但能够促进基层兽医行业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基层兽医从业者的自我能力,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基层兽医从业者不愿意分享的原因在于,害怕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为了消除这种思想,动物诊疗部门要端正兽医从业的思想,进行正确思想的宣传工作,让兽医从业认识到诊疗方法共享的好处,并加强兽医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大力开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中探讨诊疗方法。另外,在专业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可聘请专家参与其中,兽医从业在吸取新的知识,新的诊疗方法以及新的理念,自己的传统理念就会慢慢淡化,在工作中与兽医从业相互沟通,相互提高,全面提高基层兽医诊疗水平。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动物养殖工作中,而现如今,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完全达不到人们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需要改善诊疗设备与学习资料,为基层兽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提高诊疗人员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思想,进行诊疗资源分享,对提高我国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兽医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1-02
一、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从事动物医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化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动物医学的知识平台,与兽医专业课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兽医专业中的家畜卫生、动物药理、理化检验、动物病理、动物营养、动物检疫等课程,都要使用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看出,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兽医专业课的好坏。
二、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1.分析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分析化学主要是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科学,分析化学的方法在高职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动物的饲料分析中,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来对氨基酸添加剂进行测定;在动物的药物分析中,也可以滴定分析法对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分、灰分等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重量分析法还可以对兽药中的VB1等物质进行测定。
另外,许多紫外、可见光的分光光度仪在高职兽医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便于教师及学生对动物饲料、兽药中的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例如:动物饲料中TP的含量就可以通过紫外光光度仪进行测定。许多硬件设置较全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使用相关仪器对动物饲料中农药含量以及其它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2.生物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联系。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为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对一些常见动物的代谢病进行研究,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1)一些动物的生化指标可以为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部分动物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可以为这些动物的心肌损伤及急性肝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许多家禽家畜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以及家禽家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都与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奶牛酮病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糖类及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些家禽家畜的痛风病则与其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有关;磺胺类的药物在动物医疗中有时也会用到,但是想要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就必须先了解相关酶的竞争与抑制作用。(3)随着动物医学尖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索,生物化学的分子杂交技术、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尖端的生物工程技术都在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及发展。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对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后,可以为其学习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能性。
三、兽医专业知识在高职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兽医类专业的化学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相比,更加抽象、难度更大,许多兽医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学生厌恶化学课程的情绪,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化学的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将化学的发展与动物医学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平时讲课时,还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动物疾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端正的化学课程学习思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具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就可以让化学知识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一方面学好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习到了专业课的相关内容。
2.可以加强兽医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高职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兽医专业课与化学课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化学知识为兽医知识进行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