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例(3篇)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着);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
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互动教学情景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各种语文综合知识的载体,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现代文阅读都是一项重要的考验。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要学好现代文阅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现代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对老师来说,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不仅仅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更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充分的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学生掌握了现代文阅读水平,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学习状态面对语文课程。
一、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通常认为语文课程只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与领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够专心致志,没有重视语文课程,从心理上对语文课程就抱有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在文阅读,提高语文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作为授课者,是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角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不能够积极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互动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接受和学习语文知识。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课下多进行交流沟通,以及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等方法都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因素。
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多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让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让老师及时的获得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和讲课速度等,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课堂节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消除学生面对老师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树立学习自信,这样学生自然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现代文阅读,也会有更良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技巧和时间,在合理的时间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和讲课节奏高效学习。对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来说,进行课堂提问也是互动教学的一种,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现代文阅读方面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上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品读感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现代文阅读的感情,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语文课堂最忌枯燥无聊,如果老师的讲课方式单一不能足够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很可能就是在浪费语文课堂时间。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光靠老师讲解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难免乏味,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现代文阅读需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感情相互配合,在很多时候单独靠文章的描写不足以体现文章的细节之处,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寓教于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扮演文章人物,进行扮演文章剧情情节的时候,更加能够深刻的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具体情形,深刻的体会文章中的感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在合作的过程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掌握阅读技巧,多练习
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阅读技巧,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从容的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掌握答题技巧,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基本的阅读技巧:进行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归纳总结,分清文章段落,着重看首段和末段,找准文章中心段落,并根据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大体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从文章感情方面下手,还可以先画出环境描写部分,从中体会环境渲染的气氛和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然后再找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比如文章开头和结尾存在情节上的转折,看看是否使用了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看看在文章前半部分是否有伏笔或者铺垫部分。这些阅读技巧都是在没有进行与题目有关的阅读之前的统一方法,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现代文阅读部分就必须要更好的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然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分析试题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先掌握问题问的什么,带着问题去文章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现在文阅读答题的正确率。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90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这个时代赋予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
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
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