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5-02 手机浏览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一体化,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体化,即整合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将这两门课程的理论环节、设计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其二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即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方式。所谓多元化则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多元化,包括题目选择、教学手段以及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一、室内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整合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构建建筑--室内一体化教学体系。即通过一定方式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授课中课程之间的严格"界限",将这两门课程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方式如下:

1.调整理论环节。以此前学生掌握的建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空间"概念,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理论联系。"空间"概念是联系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讲授"室内设计"理论课时,首先抓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这两门课程共同且最重要的知识点--"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寻求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知识的融合。但是,室内设计毕竟不同于建筑设计,两者在空间的处理、尺度的把握、设计的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初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此前积累的建筑基础知识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掌握室内基础知识。

以某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行过别墅的建筑设计,已经积累了住宅设计的相关知识。以上述训练为基础,在讲授室内设计"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进行住宅平面的室内布置练习:给定一个简单的矩形平面,限定功能为"住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对象和人数,在课堂限定的2小时内进行室内布置。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发现自身室内设计知识的不足,从而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短时间内的构思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2.改革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室内设计课程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设定设计题目,学生实践来完成,包括住宅设计培训和公共建筑设计培训两部分内容。题目设定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即从设计内容简单的、规模小的到设计内容复杂的、规模大的,小规模住宅室内设计是实践培训的起步。

第一,采用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传统设计教学,包括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践环节。实施室内设计教改后,可把理论与实践环节打散,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在10学时的基础理论课讲授完成之后,配合相应的实践环节,讲授室内立面设计、室内天花设计、室内灯光和色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环节之后开展讨论课,让学生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通过思考、发言与交流,产生思维互动,加深对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强化设计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调整与改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体验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强化二者之间设计环节的联系。公共建筑设计培训部分是以"空间"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把"空间"作为设计对象,教师可将几种类型公共建筑项目进行多元化设置,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调研、课内辅导、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其建筑设计作品中的室内设计,让学生重点体会同一设计项目如何实现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继续及深化的过程。

二、室内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室内设计教学的多元化包括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1.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师根据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由易到难的设计题目;针对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同一阶段,提供丰富多样的设计题目。建筑学专业学生室内设计的实践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最初接触室内设计时,只给定一个简单矩形平面,让其自己定义使用对象及人数进行平面布置;随着学生对室内设计的进一步了解,理论课的讲授及相应的调研完成,题目的难度相应增加,进行住宅整套室内设计;在住宅设计训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公共空间室内设计,题目锁定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学生可以在自己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自由选择"公共空间"部分进行设计。这一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参与设计的题目多样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除采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及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突出因材施教,大力加强研讨课的力度,形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重视研讨课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如,在布置室内设计题目之前以及题目设计的各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机安排研讨课,一般2-3周进行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进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堂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讨论边观摩,交流调研心得以及设计构思,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把握课堂研讨内容,对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并对所讨论的内容作概括总结。

3.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独立设计与团队设计相结合等组织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如课堂作业---矩形住宅平面布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两种户型的住宅室内设计及以"空间"主题的公建室内设计中,则要求学生2人一组展开设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交流能力课外调研以4-6人为一组进行,便于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要经过众多设计师智慧的浇灌与努力的付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设计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发,整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知识点,采用理论、实践、讨论的交叉循环教学方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范文

室内设计教育也像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同样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我国室内设计教育首先在观念、思想上要争取和国际接轨,要认识到与世界的距离。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考虑室内设计教育问题。必须从素质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不断开发潜能,提高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性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导21世纪发展的优秀人才。能否做到这一点,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改革首先是观念更新,是教育思想的转变。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是根本目的。教育改革不只是政府行为和教育机构的任务,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教育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让所有的师生积极投身到这场迎接挑战的改革中去。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挂钩,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设计教育不仅为设计界培养专门人才,还为设计界之外的多种领域培养人才,使其成为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强化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化、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不断扩大,未来社会对设计人员的全面素要求将更加突出,我们要把全面素质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室内设计教育需要全面素质的人才。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享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的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能够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外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表现。具体来讲,素质教育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术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和先导,文化素质是基础,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条件,专业技术业务素质是本领。

三、适应时展的教育模式

1、室内设计教育新定位

要转变思维,打破文理界限,实现文理结合,注重学科的合理联系,力求实现整体教育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方法、从国情出发,优化办学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虽然现代设计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和统一的体系,但在教学结构、教育规律、教学方法上却有规律可循。国外现代设计教学结构目前主要由以下3方面构成: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是提供全面的基础教学课程。主要课程有:平面立体分析、结构素描、速写、色彩、字体、材料、电脑辅助设计等。设计理论课程主要是提供所有专业自修和选修课程,范围广泛。主要课程有:设计史与设计理论、艺术史、哲学与美学、心理学、电学、材料学、生态与环境学、人体工程学等。理论课不仅要把设计观念传达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为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懂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专业设计课程主要是提供从低到高的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文理科结合的趋势,使设计教育日趋科学化。在教学观点上主张重观念轻技法,从以技法为中心转向以观念和思维为中心,从学会技法转向学会思维。要注重室内与建筑的结合,工科与艺术的结合,历史文化与艺术传统的结合,交叉融合,博采众家之长,互相补充。我们国家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一般是很少沟通的,在设计中对建筑的外延及内涵,对建筑整体与局部变化,材料联系,风格的完整性都是互相脱节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弥补这方面不足,增设相关建筑课程,加强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的沟通,使设计脱离表面,增加内涵,真正达到建筑在室内的延续。关于工科与艺术的结合,要注重艺术和人文知识的培养和灌输。

2、倡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建立教学、研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就是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试验基地,同时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一直被西方国家现代室内设计教育所采纳。我国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一度被冲击。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阅历少,动手能力差,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毕业生双向选择过程中,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不一定能看中名牌大学的学生,相反他们对在中小企业工作2~3年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无形中,这些中小企业成了大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和人才筹备库。这虽然是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但是反映了我们室内设计教育中的弊端。所以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3、推行导师、设计师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可以与相关的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聘任资质较深的设计师担任兼职导师或兼职教师。“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大学”,可以把设计教育从高校课堂里解放出来,交给设计部门或联合培养基地。还可以让企业的设计教师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以及实习时间,到联合培养基地,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工作,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真正做到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把多样化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继续教育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项目;室内设计;教学法;核心;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室内设计专业在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工科类的院校偏重技术,艺术类的院校偏重艺术效果,但是不管偏重哪个方面,专业的实践性是不变的。专业的基本教学任务还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从事建筑室内设计的能力,创造出功能和美学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生活空间,让学生了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表意与构成形式的关系,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在居住、餐饮娱乐、酒店宾馆等典型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熟悉施工工艺与材料构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面对设计任务,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大多不能把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掌握的专业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接轨。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呢?这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摆在了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面前。

1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是一个大类专业,各院校普遍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和实际需要将其分解为“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等小专业。划分方法虽不同,但都不影响其专业特点――实践性强、内容更新快。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实践无真实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学生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作业多为应付,学生潜力未能完全发掘。

2专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本专业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专科生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平台竞争,即:专科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承担的工作任务、面临的工作环境,与本科生、研究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几乎是一样的。由此,本专业的改革应该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继而再解决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问题。为了能使专科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寻找到自己的“饭碗”,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从行业低端切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要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重点。

3专业改革方案

建立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法,就是以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由具备一定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组成专业工作室教学团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需求,选择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学习,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以设计任务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全程直接参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1工作室的人员构成与职责

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包括编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年轻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组织参加设计实践(如投标、承接设计工程)、科研等。

节点教师――根据教师的特点和专长,承担相应专业教学与研究,组织、带领学生参与工作室承接的设计业务。

学生助教--作为教师助手,协助日常管理、辅导低年级学生学习。

3.2场地要求

能供20-40人同时使用的专用专业教室,教室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学生工作区,即进行构思、绘图、书写的工作台面,包括绘图板、电脑等设备;另一部分为教学讨论区,兼具会议室、图书资料室、教室的功能,主要用于设计交流、讨论、比稿;其余部分为教师办公区。

3.3项目引导制教学

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进行“项目化”教学,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题设计作为切入点,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某项主题的兴趣,把实际项目通过简化、补充、完善等方法来适应、满足教学要求,逐步导入各个知识点,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训练,鼓励和足够的引导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3.4课堂搬进工地

在适当条件下,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到工地和设计公司,身临其境的体会,现场积累经验,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绘图,把课堂从学校搬进企业,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围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利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使学生明白设计作品的转化完成过程。

3.5闭合式、开放式教学共存

一种方式是聘请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与讲授,形式有主讲、答疑、现场会、讲座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讲授课,又有研讨课,还有现场课。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互动性的建立,引导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另一种是在专题课程设计的课堂开展以答辩、讨论的教学形式指导,使师生间、学生间互动。具体是首先让学生自己讲解设计思路与设计创新,再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或是提问。在答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使学生认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明确了努力方向。

4预期效果

通过专业改革,建立“设计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基地,以设计任务为导向,以设计过程为路径,以设计内容为理论知识节点,以实践运用为驱动,在设计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实践反证理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运行“任务-设计实训-理论-任务”的专业教学模式。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任务驱动型”的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具体项目的设计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在对现场的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之上,对知识的掌握更具体,更深入,更贴近现实,设计出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学生团队协作,可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相互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委托方交流、谈判,汇报设计成果,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胆识、沟通与表达能力,增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

总之,以项目为核心的室内设计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教学质量必然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仲静.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初探[J].职场先锋,2007,(11).

[2]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